三刷瑞士,用车轮和脚步丈量山与湖的国度——11日瑞士自驾 徒步攻略
【序章】一而再,再而三
世界上总共有197个国家,人类平均寿命是79年、28835天。也就是说,一个人需要每146天去一个新的国家,才能在一生中走完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国度。
那么问题来了:是有多喜欢,才要放着大千世界不去开地图,非得不远万里跑到同一个国家第三次?
事实上,就像有些人只要你看上一眼就一定会想再看几眼,有些地方只要你去过一次就会忍不住一去再去—— 瑞士 就是这样了。
这么一个位于德法意奥之间的夹缝小国,比我国 宁夏 还要小点儿的国土面积上塞下了超过100座4千米以上的高峰、1500个湖泊、1000平方公里的冰川和成千上万的梦境般的城镇与村落。好风光的密度太高,只觉得去多少次都无法穷尽。没办法,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啦。
有些话,不妨边看图边说~
——山峰——
终年积雪的峰峦,几乎全境上下随处可见。曾经让汉尼拔和拿破仑们为之殚精竭虑、又因翻越它而引以为傲的 阿尔卑斯山 ,如今已被 瑞士 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覆盖,成为全球的摄影、登山、滑雪爱好者梦寐以求却又触手可及的天堂。
——湖泊——
冰河时代遗留的特殊地貌与密布的河网流域,在群山间塑造了大小不一、风情各异的湖泊。从滴水成冰的高山,到绿树环抱的平原,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为之骄傲的水域,让原本刚硬的线条变得温柔。
——冰川——
若说山与湖处处皆有,冰川却是许多地方难得一见的奇景。气势磅礴的冰雪沿山谷蔓延至不可见的远方,看似静止,却在亿万年间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缓缓流动,令人从心底感到震撼。 瑞士 的许多冰川在地球卫星图清晰可辨,形成阿尔卑斯独一无二的肌理。
——聚落——
穿行于 瑞士 的公路之上,无数风光绝美的城镇与乡村点缀在高山、湖泊与平原之间。在这一个小小的国家,你会看到属于德式、法式、意式风情各异的民居,随着地理位置和景观的变化而呈现截然不同的风情。
在 瑞士 的每一刻,只觉得恨不得时间(和金钱)是无限的,因为旅途中所见的一切都太丰盛,想体验每一种探索旅途的方式,想将每一座山、每一个湖、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都走一遍。却正是因为每一次的时间和金钱皆有限,终于还是有了下一次 瑞士 之旅。
我的三次 瑞士 旅行,风格都颇不同。如果给每次都下个定义,大概是:
- 第一次,穷学生火车通票瞎玩一气之旅(2012年,8天);
- 第二次,度蜜月顺便路过严重偏科之旅(2017年,4天);
- 第三次,全线自驾加徒步一网打尽之旅(2019年,11天);
呃…大话是这么说,但这次,真的有一网打尽吗?
摊开地图看一看, 伯尔尼 以北、 马蒂尼 和 菲斯普 之间的 罗讷 河谷、 圣莫里茨 到 圣加仑 的 阿尔卑斯山 区,此次都没有涉足。11天时间仍然太短。
所以大概,还会有第四次吧。
【筹备篇】路线规划和行程预算
由于7年前已经深刻体验过 瑞士 的 大城 市和铁路系统,这次11天的 瑞士 行程以自驾为主线。绕过了主要的 大城 市,全是围绕着山与湖的自然景观,并在全程中加入了五处徒步。
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欲望之下,设计这个行程简直令人心力交瘁。但最终的线路在我看来已经符合一个高效友善的行程的全部自我修养了:
1、覆盖所有经典景观
2、尽可能不走回头路
3、单日驾驶不超过3小时
4、劳逸结合
以上2和3主要是考虑到我的旅伴兼此行驾驶员夏先生的身心健康,实际上这倒也不太难实现。因为 瑞士 的面积是如此之小——我们这次行程基本达到了 瑞士 的最东、最 南和 最北端,但全程的自驾里程只有1000公里。相比于 澳大利亚 或者 美国 这些国土广阔的国家, 瑞士 的自驾还是相当紧凑省力的。
Day 1 抵达 日内瓦 湖,游览北岸 日内瓦 、尼永、 洛桑 及拉沃葡萄梯田
Day 2 早上游览 蒙特勒 -西庸城堡,驾车途经 伯尔尼 、 施皮茨 、 图恩 湖抵达 因特拉肯 ,下午前往 劳特布龙嫩 徒步(3h)
Day 3 驾车至格林 瓦尔德 ,乘缆车至Mannlichen徒步(3h)至Kleine Scheidegg,乘火车至 少女峰 ,火车返回
Day 4 早上划船游 布里恩茨 湖,驾车途经 迈林根 至菲施停车,乘缆车至Fiescheralp
Day 5 徒步(3h)至Eggishorn,观赏阿莱奇冰川,乘缆车返回
Day 6 驾车至塔施停车,乘火车至 采尔马特 ;乘缆车前往Sunnegga开始五湖徒步(4h)
Day 7 乘火车往返Gornergrat观景台,途经利菲尔湖拍摄倒影;下午骑车
Day 8 乘火车至塔施取车,驾车途经Domodossola前往 洛迦诺 公园
Day 9 驾车前往 卢加诺 ,途径 贝林佐纳 看三座城堡
Day 10 驾车前往Vitznau,乘火车至瑞吉山顶,徒步(2h)至Rigi Kaltbad乘车返回
Day 11 驾车至Neuhausen观看莱茵瀑布,驾车返回 苏黎世 机场,离开 苏黎世
出发前做了一版预算,回程后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了微调,大致如下:
对于一个11天的 瑞士 之行而言,3.2万的花费是相当低的。不过,因为我们的往返机票和 洛迦诺 的酒店都是积分换的,所以如果全算上的话应该在4.5万左右。
整体而言, 瑞士 是个消费相当高的地方,在欧盟范围内物价指数排名第二高,仅次于 冰岛 。想要穷游,难度远高于其他 欧洲 国家。
与周边德奥意等国相比,外出就餐价格高出50%以上(麦当劳巨无霸¥70rmb,小餐馆披萨¥150,肉类主菜¥300),超市价格高出30%以上(饮用水¥10、冷藏 三明 治¥30)。也就是说,无论选择什么档次的食物,都会显著令人肉疼。所幸 瑞士 真的是个美食荒漠,就算吃的差点儿,到时也没什么对不起自己的。
相比之下,酒店价格倒是没有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在人均300-500这个价位已经能有很多选择。自驾的话,还可以前往一些比较偏远但是风景很好的酒店,性价比更高。
另外, 瑞士 有一点和 欧洲 其他国家不太一样——大部分知名景观都是自然景观,只需要付交通的费用,不要门票。动辄十几二十欧的博物馆和宫殿门票倒是可以省下来,尽情享受免费又大碗是自然风光吧~
真诚地向每一个前往 瑞士 的蜂蜂推荐徒步这种探索方式,它能让你以最多的角度和最近的距离了解这个山与湖的国度,用足迹铭记每一处风景最美的瞬间。
【筹备篇】自驾小贴士
我们这一次11天的 瑞士 之行几乎全程自驾, 日内瓦 机场取车, 苏黎世 机场还车。租的车子是全场最便宜的自动挡,某款欧宝的wagen(貌似 瑞士 欧宝特别多)。最后包含异地还车全部费用是2960元,平均每天不到300,还是很便宜的~
总的来说, 瑞士 道路状况良好,交规严格,道路文明程度极高,总体上是个不错的自驾目的地。坏处是,油价略贵, 大城 市里的停车位难找,一旦超速或违章后果严重,需要格外注意。
关于租车的几个注意事项:
1、 瑞士 的高速费是按车按年增收的所以不需自己支付(而是包含在租车费用里),取车时注意是否有贴好高速票就可以了。如果从外国开车进入 瑞士 、不是在 瑞士 取车的话,最好提前咨询租车公司。
2、由于 欧洲 这边手动挡比较流行,如果想要开自动挡一定要提前预约!否则很可能取车时没有自动挡车辆。
3、 瑞士 的租车所需证件不算特别严格,持本人驾照加上【翻译公证件or租车行提供的翻译件】就可以了。
对于深度游的蜂蜂需要注意的是,自驾过程中仍会需要乘坐公共交通,主要是下列两种情况:
1、无车小镇。许多 阿尔卑斯山 上的城镇因环保要求禁止机动车,例如:
采尔马特 :需将车停在塔施(Tasch)并乘坐火车前往 采尔马特 。停车场就在火车站隔壁,到站台2分钟,停车费15瑞郎/天;进入 采尔马特 后,所有的公共交通(包括斜坡火车和缆车)都可凭SwissPass或半价卡打5折,但不可免票。
菲施阿尔卑:需将车停在山下的菲施(Fiesch)并乘坐缆车前往。缆车站外有停车场,停车费7瑞郎/天;上山后的所有的公共交通都可凭SwissPass免费。
2、登山线路。许多经典的山峰行车不便,需乘坐缆车或者火车上山,例如 少女峰 、瑞吉山、雪朗峰等。
对于自驾来说,上述零星的乘车需求用价格不菲的SwissPass就很不科学,最好的选择是提前购买半价卡(Halffare card)!价格120瑞郎,在网上提前购买也有优惠。为期30天,可半价乘坐几乎所有的公共交通,包括了几个山峰的登山线路。一般来说,只要往返一次 少女峰 的话,就可以基本值回票价了。如果 少女峰 采尔马特 都去,那妥妥的需要买啦~
【筹备篇】徒步小贴士
瑞士 的户外文化相当发达,整个国家遍布成千上万的步道,几乎每一座山每一条河你都能找到相应的徒步线路。相应地,线路上的标示系统也很完善,清晰度标出每条路的方向、目的地甚至预估时间和里程。除了步行,还有许多骑车线路可以探索。相关户外的各种装备也都有售(就是贵),几乎所有的旅行信息中心或酒店前台都会有这一区域的详细徒步地图、线路推荐。
因此,你需要准备的东西其实很简单:明确目的地、预留相应时间、带好自己惯用的装备就好,许多细化的行程可以现场做调整。
以我自己的经验,不过夜的中短途徒步必备装备大致如下:
【防晒系列:墨镜、帽子、防晒霜】
瑞士 海拔高,阳光极其强烈,且雪山反射强。各色防晒用具必不可少,不再赘述。
【保湿系列:护手霜、润肤露】
女生必备! 瑞士 气候实在干燥的令人发指,我全程手都处于半树皮状态,强烈推荐大家带够保湿用品
【冲锋衣】
牌子无所谓,主要是功能:最好是防水性好、有帽子、有内胆、可扎紧的款式。 瑞士 上山天气复 杂多 变,随时可能有大风和雨雪,冲锋衣能够最灵活滴应对各种天气和气温。晚于十月去徒步的话,建议带着可以套进冲锋衣的轻羽绒服(优衣库那种)。
【登山鞋】
如果你的徒步行程超过2次,登山鞋就很有必要了。 瑞士 徒步路线大多有比较大的海拔起伏,且并不会有铺设的步道,大多是碎石路,偶尔还会需要涉水。一双舒服的徒步鞋既能防硌脚、防扭伤,更能帮你加强攀爬和下坡的抓地力,加快行进速度。
【各式护具和辅助工具】
护膝登山杖等,根据自己喜好来就行。
俗话说策划一时爽,执行火葬场。做攻略时候我心怀豪情万丈,恨不得每座山都去徒一徒,每个湖都去划一划。未料好风光多在山高路滑坡陡风大之处,即使做了充足的准备,平常缺乏锻炼、平衡感差的我还是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大家在选择路线时,可以多参考徒步类app(见下一部分)或当地旅行信息手册,查看线路难度、落差、天气和主要景观信息,选择自己适合的线路~
【筹备篇】瑞士必备APP
像是马蜂窝/GoogleMap/TripAdvisor这些工具就不再赘述啦,去哪儿都能用。针对 瑞士 ,有一些特殊的软件推荐给大家:
【SBBMobile】
精确到令人发指的 瑞士 公共交通系统几乎全部被塞进了这个手机软件。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所有的普通火车、登山齿轮火车、缆车、观景列车的发车班次和价格,也可以在当地查看身边的车站。无论是火车游还是自驾都超级实用。
【YR/ 挪威 气象局】
瑞士 山区气候极为复杂,行程做好之后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事实上有些地方阴天晴天就是0和1的区别。yr是 挪威 气象局的天气软件,有超准的分时预测天气、体感温度、风力,对于天气要求极高的徒步or摄影很有帮助,近两天的天气可精确到小时。
【AllTrails】
户外徒步软件,相当于国际版的六只脚,可以查看某个地区的景点,徒步路线以及一些重要信息(里程/海拔变化/难度系数等),对徒步行程的gps跟踪精细到令人发指,还会标注全程的观景点野餐点洗手间,超级实用。
【Gaia Gps】
更专业的户外徒步软件,在上一个软件的基础上,可以按需生成自己定制的徒步路线。
【PeakVisor】
瑞士 雪山太多,傻傻分不清楚?这个地形天际线软件可以帮助你轻松辨认视线里能够看到的山峰。
好的,正文从此开始!
【Day1】日内瓦湖北岸,城市到葡萄园
如果你乘飞机从 日内瓦 抵达 瑞士 ,降落时飞机舷窗里就可以看到广阔蔚蓝的 日内瓦 湖——眼睛尖一点的,还能看到湖里一柱擎天(划掉)的大喷泉。
作为被两个国家共享的 阿尔卑斯山 区第一 大湖 , 日内瓦 湖拥有两个名字似乎不足为奇:除 法国 以外的全世界人民都叫它 日内瓦 湖, 法国 人民则傲娇地叫它莱芒湖。
此湖中线(除 日内瓦 )基本为两国国界,北岸 瑞士 区拥有 日内瓦 、 洛桑 、 蒙特勒 等一系列著名旅游城市。南岸的 法国 区则显得冷清一些,最有名的也就是以矿泉水为世界所知的 依云 小镇了。
日内瓦 湖是个巨大的冰川堰塞湖,对于 阿尔卑斯山 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至关重要。整个流域中,共有41条河、299个冰川的 融水 注入(或穿过) 日内瓦 湖,其中最大的河是南法人民的老朋友 罗讷 河。
面积太过巨大的 日内瓦 湖,不似 阿尔卑斯山 区的湖那般带有高山冰川湖特有的碧绿,而是非常明亮的湛蓝。早晨湖面宁静时,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如同一个宁静的海湾。
日内瓦 位于 日内瓦 湖的最西端。这座拥有主要国际机场的城市,吐纳了最多的国际旅客,也往往成为 瑞士 游的第一站或最后一站。作为常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 瑞士 最知名城市,被全球大概一半人以为是 瑞士 的首都(剩下一半则认为是 苏黎世 ),让真正的首都—— 伯尔尼 毫无存在感。
讲真, 瑞士 自然风光堪称世界一流,但它的城市人文景观,相比于法意西奥这些历史文化更丰富的国家而言,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加上已是第三次来到 瑞士 ,我们早对国际大都市失去兴趣, 日内瓦 城里车位又实在是难找得令人发指,我们取车后只想赶紧离开 日内瓦 。
但位于 日内瓦 湖一端的大喷泉,确实值得驻足。这个略显简单粗暴的装置艺术,以其500公升喷水量位列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喷泉和彩虹制造机。只要天气晴好,大喷泉一定会制造彩虹,在湖面留下完整绚烂的弧。
⬇️幸运的话还可能看到双虹哦~
离开 日内瓦 ,延湖岸向东而去,途中经过的尼永(Nyon)和 洛桑 (Lausanne)都是值得停留的城市。
旅途第一天的目的地,是沿 日内瓦 湖岸蔓延开的世界文化遗产——拉沃葡萄梯田(Lavaux)。
瑞士 产葡萄酒,并非广为人知。因为大多 瑞士 葡萄酒并未供给出口,而是被 瑞士 人自产自销。从种植范围来说, 瑞士 与 法国 意大利 等传统葡萄酒国家也不遑多让——从 日内瓦 湖北 岸到 阿尔卑斯山 脉腹地,只要不是海拔高到葡萄无法生长,处处可见葡萄种植园。
但拉沃梯田则与其他葡萄园毕竟还是不同。这片在 洛桑 和沃韦之间长达十四公里的独特田园,是 瑞士 仅有的8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 日内瓦 湖岸独一无二的景致、更是 瑞士 农业不为人知的瑰宝。
日内瓦 湖区温暖湿润的气候与灿烂的阳光,滋养着这片层层叠叠的葡萄园。梯田、穿梭其中的路桥、石质建筑,在这个葡萄成熟的时节,糅合成晴朗秋季中一种介于金绿和明黄色之间的迷人的色彩。
葡萄园的对岸,正是雄伟的阿尔卑斯景观。十月间, 日内瓦 湖周边的山峰还少有积雪,此时能远眺对岸唯一被积雪覆盖的山峦,就是 阿尔卑斯山 脉最高峰——位于 法国 和 意大利 边境的勃朗峰。
傍晚,我们开车经过一段前往梯田高处的Tour de Gourze。这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古老防御塔楼,可以俯瞰整个 日内瓦 湖的黄昏和梯田全景。与它比邻的同名餐馆是个非常经典的芝士火锅餐厅,需要预约,如果时间合适一定不要错过!
【Day2】蒙特勒到因特拉肯,lake 2 lake
第二天,时差未平的我们6点无奈早早起床,被清晨的 日内瓦 湖美翻在地。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波波上班鸟踩着整齐的步伐,从 日内瓦 湖西 端向东端奔袭,划过水面氤氲的雾气。
晨光宝贵,不宜浪费。起都起了,我们于是提前出门,沿着湖岸向着 蒙特勒 的方向信马由缰。路过一片无人的鹅卵石湖岸,遇见不太认生的天鹅一只。
到达西庸(Chillon)城堡时,它当然还没开门。但城堡附近的湖水,正是晨光下最湛蓝平静的样子。
西庸城堡无疑是 瑞士 最有名的城堡,没有之一。独特的建造位置使它如同仿若嵌入 日内瓦 湖的一颗宝石,又被拜伦等诸多历史名人加持,本应成为文明与浪漫的象征。不过,这座城堡外貌上一如 瑞士 其他建筑一样坚固朴实,让人一望即知其军事要塞的属性。
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瑞士 这个国家,尽管自然风光如画,人民生活 富裕 ,却处处透着一种人定胜天的狠劲儿。从湖泊到高山,从城市到乡村,大概是与天斗与人斗的时间久了,乐在其中吧。
我们在 蒙特勒 与 日内瓦 湖告别,向着 伯尔尼 高地(Bernese Oberland)的方向进发。Oberland是德语“高原”的意思。离开 日内瓦 湖,基本就是离开法语区进入德语区啦~
伯尔尼 高地特指 伯尔尼 州内的 阿尔卑斯山 区域,这个略有些陌生的地理名词,实际上是 瑞士 接待游客最多的目的地——它包含了 中国 人民喜爱的“最美小镇” 因特拉肯 及其两侧的 图恩 湖和 布里恩茨 湖、以及世界人民都喜爱的 少女峰 及其两兄弟艾格峰和僧侣峰。
行车进入 伯尔尼 高地,你会看到周边景色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海拔起伏更加剧烈,植被也从落叶变为针叶。
我们在 图恩 湖边的小城 施皮茨 (Spiez)略作停留,从湖岸租了一条独木舟。这是一座宁静、安详的湖滨小镇。有人把它列进 瑞士 的所谓“十大最美小镇”,但其实,它与 瑞士 的1498个湖边的上万个小镇没有什么区别。
(说真的,我不喜欢什么x个最美小镇、x座最美城堡这样的说法。把眼光落在有限的几个目标上,难免会让人忽视更大的世界。)
不得不说,船,真的是观赏一个湖的最佳视角。
当然,下次如果有的选,我一定选皮划艇。因为独木舟实在是 太特 么难划了。阻力大还不太稳,一圈下来我的肱二头肌得到了过于充分的锻炼。
大概是因为出发得早,离开 施皮茨 后竟然才三点,酒店还没有开放入住。念及下一天时间紧张,我们于是决定将 劳特布龙嫩 的行程提前,先去拜访一下这个传说中的瀑布小镇。
劳特布龙嫩 (lauterbrunnen)位于 少女峰 以西,因其山崖上落下来70多个瀑布而得名( 劳特布龙嫩 的德语直译是很多的泉水)。
施陶河瀑布是小镇的标志景观,诗人歌德和伍德· 沃斯 都曾写诗来赞美它。瀑布是很美的,小镇也是很美的,绝壁环山谷,积雪映红花。但……外国人对瀑布的定义,似乎和我们,有那么一点差别。
长期以来见多识广的 中国 人民,对于瀑布的要求,大抵需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壁立千仞、飞流直下、横扫千军、万马奔腾。水量不可以不多,音量不可以不大,越高越好,越宽越好,非黄果树或是 黄河 壶口那样的规模,就不配叫做瀑布。
但 欧洲 人民不是这样。常年生活在气候温和的平原地区的他们,看到一条水从山上流下来就已经很激动了。
⬆️是了,这就是歌德写诗赞美的施陶河瀑布啦~
结束了这一天的漫长行程,我们总算来到了 因特拉肯 。距离我上次来 因特拉肯 ,已经过去了整整7年。
在这7年里, 因特拉肯 因为一支抖音视频在 中国 一跃成为人们最向往的旅游胜地。这种火爆一直令我很难理解,大概是因为我一直记着它“ 少女峰 游客集散中心”的样子,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这些年它是否真的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觉得自己的记忆出现了偏差。
嗯,于是,我带着疑问认真滴观察这座城市。然后……
这特么不还是原来旅游集散中心那样子吗!
商业化的氛围不减反增,满街的纪念品和巧克力商店、名表店、游客专供的昂贵 瑞士 菜、麦当劳赛百味,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我严重怀疑之前的宣传是不是把 因特拉肯 周边的好地方都算到这边来,因为这边除了极限运动比较多点真的没啥好处。
关于 因特拉肯 我就懒得配图了。这一天的它唯一令人惊喜的,是月亮和星空。
晚上入住的酒店是位于 因特拉肯 附近的贝尔滕贝格的Hotel Gloria。这个酒店老实说也不算特别推荐。虽然它在各种平台的打分都很高,风景和早餐都不错,但是房间和设施真的是老旧,且位置非常偏。嗯,我觉得是对不起它的这个价格的。
不吹不黑,放个阳台的风景图片吧~
【当地徒步】瀑布小镇的两条徒步线路
劳特布龙嫩 是个很好的徒步大本营——许多从这里出发的路线都有特别精彩的景观。下述两条线路,适合在这里停留时间少于一天的同学~
(先声明下,这里我只完成了第二条——也是简单的那条)
第一条线路从劳特车站附近出发,徒步前往 米伦 。
难度:☆☆☆ 风景:☆☆☆
这是一段海拔提升很快的徒步行程,特别是行程前半段。从车站附近出发,你会沿一条蜿蜒曲折的美丽村间小路,迅速达到俯瞰整个劳特小镇的高度。
此后你将穿过茂密的丛林和数个瀑布(aka山间的泉水),在一段硬核的爬升之后爬到半山的高度,继续缓步上升,到达 米伦 。
我们大概在看到第三个瀑布之后折返。
之所以没能完成这个徒步…当然不是因为爬山太凶我爬不动啊!当然是因为林子太密,太阳下山之后路看不清楚很围险啊!
那么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简单的一条线路,与施陶河瀑布零距离的徒步线路!
难度:☆ 风景:☆☆☆
专业一点的朋友看到这个图大概会说“你耍我吗这特么也叫徒步”。啊是的,这本质上就只是一条鲜为人知的瀑布观景路线。之所以说它是徒步大概是为了掩饰之前真的徒步没完成的尴尬吧…
在这条特制的步道上,你会沿着山壁上的步道蜿蜒而上,来到施陶河瀑布的背面,感受瀑布巨大的动量和水汽。
喏,就是这样了,有意思吧?
【Day3】时隔七载再见少女峰,感谢放晴
第三天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徒步从此开始!容我稍后细说!
这一天的所有行程,都围绕着 少女峰 展开。
少女峰 ——全世界人民最喜爱的 瑞士 景点、整个 欧洲 最知名的山峰、久经考验的阿尔卑斯战士。
少女峰 官方宣称自己为“ 欧洲 屋脊”,各种语言的宣传册上都印着Top of Europe的logo,给全世界一种“我就是 欧洲 最高峰”的印象,也因此吸引了许多热衷旅行打卡的朋友。
我不知道 欧洲 有没有“新广告法”这样的东西来规范一下最高级形容词的使用。实际上, 欧洲 的最高峰到底是谁,这是个存在历史争议的问题,但肯定不是 少女峰 !
早先人们普遍认为位于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意法交界处、 阿尔卑斯山 脉主峰)为 欧洲 最高峰,这是不正确的,它只是 西欧 最高峰;位于 俄罗斯 欧洲 部分 高加索 地区大 高加索 山脉海拔5642米的 厄尔 布鲁士峰才是全 欧洲 最高峰,只是因为其不属于主流 欧洲 文明范围,而被长久地忽视了。
而 少女峰 4158米的海拔,与上述两位都有颇大的差距。“Top of Europe”其实是是火车站的名字
。毕竟,这座雪山上的火车站,的确是 欧洲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少女峰 及阿莱奇冰川所在区域,已于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乘火车上山的游客,可在海拔3571米的斯芬克斯观景台观赏 少女峰 乃至 阿尔卑斯山 壮观的全景。这个完工已过百年的登山齿轮火车,本身也是铁路工程奇迹。
对于从 因特拉肯 去往 少女峰 的方式,马蜂窝上攻略颇多。从 因特拉肯 东站(Interlaken Ost)乘火车前往 劳特布龙嫩 或 格林德尔瓦尔德 均可,换乘前往克莱雪德的齿轮火车,再从克莱雪德统一乘坐上山的齿轮火车前往 少女峰 。
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还好。我在谷歌地图上大概画了下,可以供参考:
上图可见,沿着 劳特布龙嫩 和 格林德尔瓦尔德 两条线路乘车,对于上山并无区别。只是两边景致有所不同罢了。
劳特布龙嫩 以瀑布小镇著称, 格林德尔瓦尔德 最有名的则是梦幻山坡(实际上这样的山坡在 瑞士 到处都是,确实很美就是了)。两个小镇都可以远眺 少女峰 三兄弟。
我更喜欢格林一点点~
齿轮火车一路上行基本都在隧道中穿行,没有太多景观。到达 少女峰 之后是不需要额外购票的,整个峰顶的建筑都可以让你参观。当然,最推荐的还是前往露天的观景台,你在这里可以看到 少女峰 的风景以及阿莱奇冰川的起点。
来到 少女峰 上,你会发现晴天比什么都宝贵。上次来 少女峰 的我恰好赶上一场大雪,在观景台上伸手不见五指。这一次,我幸运地遇上一个完美的晴天,看到了清晰的 少女峰 顶和冰川。
少女峰 顶停留大概1-2小时的时间即可返回。我们几乎都在观景台上呆着,冰宫和水晶球都只是略略穿行。至于 瑞士 莲巧克力什么的,真的没必要在这里买。
下午上山的话,记得查看最晚一班火车返回的时间,返回路上推荐坐在车行方向左边~
【当地徒步】无缝衔接火车的少女峰全景徒步
对于时间充裕的朋友而言,如果只是坐个齿轮小火车,你的 少女峰 之行可能略显单调。想要360度观赏 少女峰 ,徒步是必不可少的打开方式!非常推荐从Mannlichen到Kleine Scheidegg的这条徒步线路~
难度:☆ 风景:☆☆☆☆☆
路线前半程也是需要乘坐火车,从格林 瓦尔德 / 劳特布龙嫩 出发均可。从这两地都可乘坐缆车前往Mannlichen站,在这一站下车即可开始徒步。
下图是我画的大致路线图,示意一下徒步线路和原线路的关系。
曼丽申(google地图中的门利兴)本身也是一座山,徒步从这里开始。
瑞士 的徒步线路都有非常清晰的路标,也可以用专业的软件导航。不认路也没关系,你会发现从这里开始徒步的人很多,跟着大部队走就行了。
徒步线路全程8公里左右,时长2小时以内,海拔虽高达2000米,却非常平缓,没有什么大的上下坡。全程风景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在山腰穿行,你的一侧俯瞰山谷中星罗棋布的城镇和绿草如茵的村庄。
另一侧,则是三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艾格峰、僧侣峰、 少女峰 。
徒步的终点是Kleine Scheidegg,就是 少女峰 爬山小火车的起点,无缝衔接传统 少女峰 观光线路!
【Day4】布里恩茨湖和福尔摩斯的瀑布
第四天,倒时差大计尚未完成的我们,毫无意外地又双叒叕早起了…(你烦不烦!)
盘算了下这一天以赶路为主的行程,并不算太紧张,于是我们一早决定先去 因特拉肯 两湖中的另一个—— 布里恩茨 湖(Brienz)划船。毕竟在隔壁的 图恩 湖划过,公平起见昂~
因特拉肯 两侧的这两个湖Thun和Brienz,无论是在地图上还是亲眼所见,都是大小相仿、颜色相近,看起来无甚差别。但你若是真的拿出两三个小时,划船两边玩下来才发现,其实他们两个的性格颇为不同。
图恩 湖滨城镇星罗棋布、湖中航道往来繁忙。船行湖中,耳边尽是游船的汽笛、快艇的马达和湖岸城镇的喧闹。 布里恩茨 湖湖滨则聚落很少,静谧之余略显孤独,湖面平静得几乎只能听到你自己的桨声,和远处教堂的鸣钟。
皮划艇相对于独木舟的好处,除了容易划还有容易停。随便找一处沙滩就可以顺手搁浅上岸,特别适合找无人处拍照~
一个不小心船就划了3个小时。我们赶紧收拾行装,向着下一站菲施的方向出发。菲施位于 因特拉肯 和 采尔马特 之间,位置还算顺路,只是需要绕过 少女峰 所在的这一片山地。绕行的路上,有两处有趣的目的地,值得略作停留:
第一个是 迈林根 (Meiringen)。这是位于 布里恩茨 湖东端的一座小镇,是翻越山峰的必经之地。
迈林根 拥有一座著名的莱辛巴赫瀑布。在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中,将此处作为夏 洛克 ·福尔摩斯与其宿敌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决斗及同归于尽之处。至今此处仍有福尔摩斯的粉丝前来祭奠。
福尔摩斯的故事惊心动魄,但这个瀑布…令人不敢恭维。
另一处则是位于维格河上的一座吊桥,临近城市Guttannen。桥的名字是Handeckfallbrücke,建于一处极为险峻的河谷之上,走在桥上时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和奔腾的河水。
这个景点我觉得比福尔摩斯葬身的瀑布震撼多了。
吊桥一旁还有 瑞士 坡度最大的一段上山下坡路火车。
此行路上,我们还有幸看到了 瑞士 最丑的湖Grimselsee。 盘山 公路的一串令人头皮发麻的发卡弯开过来,你会看到耸立的山脊之间,这一潭静静的污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么丑的湖也能出现在 瑞士 …
走走停停磨磨蹭蹭地,一天也就这么耗过去了。待我们抵达菲施,已经是下午时间。我们赶快找好缆车站附近的停车位,乘坐倒数第二班缆车,前往这一天的目的地——Fiescheralp。
Fiescheralp是座无车小镇,在非滑雪季节,这里可以说相当冷清,连个像样的餐厅或是杂货铺都找不到。我们倒是能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净,不过为了活下去,还是在山下的超市买了几乎是2天时间所需的所有生存资料。所幸这一天的酒店是个设施特别完善的滑雪度假屋,什么都能自己做。
【Day5】登顶埃吉峰,阿莱奇冰川全景
许多人第一次看到阿莱奇冰川是在 少女峰 观景台上,当你面对 少女峰 时,左侧如同巨大跑道的冰河就是它了。
观赏阿莱奇冰川的最佳位置却并非 少女峰 ——在这里只能看到冰川的开头部分。你需要翻越 少女峰 所在的山脉来到另一侧的埃吉山(Eggishorn)或者贝特默峰(Bettmerhorn),就能够看到面积超过120平方公里的冰川整个在你面前展开的样子。
菲施阿尔卑(Fiescheralp)这个在 瑞士 非雪季相当冷门的小镇,最开始并不在我的行程之中——它最吸引人的就是冬季的滑雪和阿莱奇冰川景观了。但当我在Google地图上查看线路时,无意间见到这座冰川在卫星图上的样子,深深震撼了。
你会看到,在卫星视角下,雄伟的勃朗峰和著名的 少女峰 都成为白色山群中一个面目模糊的标注。唯一能被一眼认出的,只有这个巨大的阿莱奇冰川。它拖着懒散的长尾巴,在 阿尔卑斯山 脉中划下突兀的一笔。
我于是,非常想亲眼看到这卫星图上的一笔,在现实中的样子。
第二天的一大早起床准备出发徒步,竟然发现这个山腰的小镇完全被云雾覆盖住了。望出窗外伸手不见五指,感觉这个天儿出去徒步就是找死。于是,只好在酒店里磨蹭到了11点多,等云雾散开一些、能看到近处山路才出门。
与 少女峰 相比,这里的游人简直少的可怜,我们全程也就遇到不到20个人。山顶的云雾变化极快,倏忽便从山峰一端卷到另一端,或从头顶高度落到脚下。爬着爬着突然发现脚下山谷里不知何时多了个湖,这种体验也是神了。
阿莱奇冰川的幽默之处在于,你穿过嶙峋的碎石和冰雨的风暴,好不容易登 上海 拔3千米的Eggishorn,看见的只有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一点冰川的踪迹都没有。准备带着遗憾折返时,一阵零下十来度的冷风将身上最后的暖意和大雾带走,24公里长的冰川和列座其次的四座雪山,非常突然的出现在你的面前。
拨开迷雾,惊现冰川!
徒步返回Fiescheralp小镇时,笼罩在镇子里的迷雾已经散去大半,沿着镇子里的另一条徒步线路走了一小段,就看到了和上午的阿莱奇冰川景致截然不同的 罗讷 河谷。
地理学的比较扎实的同学,对比一下上面的冰川谷,就能够看出来,U型谷和V型谷的差别啦~
【当地徒步】阿莱奇冰川观景徒步
从Fiescheralp出发有一条前往Eggishorn的攻顶步道,是观看阿莱奇冰川的绝佳徒步线路。单程5公里左右,爬升略多,尤其是最后登顶那一段,难度不低。
难度:☆☆☆☆ 风景:☆☆☆☆
登顶线路大致如此(这是往回看)。
这样看来好像也就还好?
【Day6】采尔马特,一百种姿势看马特洪峰
因为看到YR的天气预报说 采尔马特 往后几天天气非雨即雪,我们于是打算赶在离开菲施这一天(也是近期 采尔马特 最后的晴天)尽可能把马特洪峰的景观路线走完,于是一早坐离开菲施的第一班缆车,一路开车风驰电掣地来到了塔施(Tasch)也就是离无车的 采尔马特 最近的一个小镇,赶最近的一班火车来到了 采尔马特 。
火车车程不过十来分钟,车上就已经能看到马特洪峰了。但请控制你的双手,此时完全没有拍照的必要。反正拍下来效果也不好。
⬆️喏,如果你非要拍那就是这个效果吧。
如果说 少女峰 是属于世界人民的,那么马特洪峰才是“咱 瑞士 人自家的山”。走在 瑞士 ,你随时能感受到当地人对马特洪峰的喜爱。大概是形象太具有辨识度,它不仅作为国家形象的出现在许多商品和logo上,很多其他的景区也以“我这里能看到马特洪峰”为荣。
一段马特洪峰的金顶延时,拍摄于酒店房间内。
采尔马特 与马特洪峰,大概就是唇齿相依的那个关系。作为马特洪峰的门户, 采尔马特 这座小城是一切观景火车、滑雪线路、徒步行程的汇集点,给这座山峰的所有游客提供养料。而因为马特洪峰的存在, 采尔马特 成为一座如此重要而拥挤的城市。这个深处 阿尔卑斯山 坳的小镇子,建筑密度远远高于 北京 国贸或是 上海 陆家嘴,两栋房子之间很多时候只能容下一人通过。
想想是有点奇怪,但如果你身在此处,一定 会理 解它为何如此。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 采尔马特 更适合观看马特洪峰的地方。当你乘坐着火车从塔施前来的路上,山峰就出现在你的窗侧。此后在小城中无论你身在何处,总会不经意间一瞥马特洪峰的身影。甚至是在天黑之后,猛一抬头,你会发现黑暗中马特洪峰正在默默注视着你,有点厉害的样子。
仔细看来马特洪峰其实不是标准的三角锥,它的尖顶略往左斜,右侧的山棱上还有一个貌似被人咬了一口的形状。
如果你不满足于远眺马特洪峰,而是想要近距离无遮挡地观看马特洪峰,路线主要有三条:
1、 戈内尔格 拉特 观景台(Gornergrat)
火车上山,票价98瑞郎(SP可半价)
特点:沿途有最经典马特洪峰倒影拍照地利菲尔湖(Riffelsee)。
2、冰川天堂(Glacier Paradise)
缆车上山,票价100瑞郎(SP可半价)
特点:需多次换乘缆车,拥有全球最高的冰宫,夏季滑雪胜地。
3、五湖徒步(5-Seenweg)
乘很短的缆车上山,全程徒步9公里,路过风景各异的五个湖,几乎全程可见马特洪峰。
一般来说,冰川天堂和戈内尔格 拉特 去一个就可以了,因为海拔和景观都稍有重复。带娃不妨去冰川天堂,缆车和冰宫都比较有意思;摄影爱好者当然还是去戈内尔格 拉特 ,顺便拍下最经典的马特洪峰倒影就值回票价了。至于五湖徒步,只要你有这个时间和体力且天气合适,决不应该错过。后文会有详细的介绍。
⬆️这是一只在 瓦莱 州非常常见的 瓦莱 黑鼻羊,说是黑鼻,其实它的脸、耳朵内测、蹄子、尾巴内侧和膝盖都是黑的。这张图上没有马特洪峰,因为马特洪峰在羊对面。
【当地徒步】马特洪峰五湖徒步
首先我必须要说:我强烈推荐每一个来到 采尔马特 、时间充裕、天气晴朗、腿脚便利的人,都走一走五湖徒步线路!你根本不知道在这里错过五湖徒步意味着什么!
看段视频吧~
五湖徒步集锦,论观看马特洪峰的100种角度!
五湖徒步是马特洪峰地区最经典的徒步线路没有之一。走完全程需9公里,耗时3-4小时。路过风景各异的五个湖(Leisee、Mosjesee、Grunsee、Grindjisee、Stellisee),几乎全程可见马特洪峰,花式看山。
难度:☆☆ 风景:☆☆☆☆☆
整条线路难度不算大,经常可以看到老人和带着小朋友的家庭。
具体的行程,由 采尔马特 缆车站乘车前往Sunnegga,转缆车前往Blauherd,从此处开始徒步。
ps:每年10月1日起Blauherd缆车站关停,如遇此情况需从Sunnegga 就开始徒步,会显著增加线路难度(海拔爬升剧烈)。如果遇此情况,可以拿掉海拔最高的stellisee,这样整体不会增加太多困难。
以及,这里是一个归纳控非常强行的五湖盘点:
Stellisee:离Blauherd缆车站最近,马特洪峰倒影最完整,海拔最高,面积最大;
Leisee:离Sunegga最近,有倒影,人最多,有儿童游乐设施;
Mosjesee:非常漂亮的牛奶蓝色的湖,有一点点倒影,湖边有 瓦莱 黑鼻羊(有时);
Grunsee:没有倒影,能看到一点山尖尖,有周围其他雪山的倒影;
Grindjisee:个别角度有一点倒影。
照片我不一一对号入座了,大概看看视频就知道线路的颜值了~具体的情况还是希望大家亲自探索~
【Day7】戈内格拉特,传说中的倒影杀
在 采尔马特 的第二天一早,不能免俗地前往利菲尔湖(Riffelsee)拍摄传说中的马特洪峰倒影杀。
利菲尔湖位于戈尔内格 拉特 登山火车线路的沿途,在该火车线的倒数第二站下车,按着人潮的方向步行即是。你会首先看到一个巨小的湖,远望跟一个洗澡盆差不多大。
但随着你穿过一段冰雪覆盖异常难行的路,逐渐向它走近,奇迹,就在此时发生了!
想要看到湖中清晰的倒影,并非易事。需要符合以下气候条件:
1、天气晴朗,没有太多云;
2、无风,水面平静无波;
3、湖面未结冰。
一般来说会建议早上(十点前)前来,是因为越早风越小,但其实如果你来的晚了一些,其实也能拍到比较完整的倒影,只是可能看起来比较印象派~
下午果然天阴了下来,略有小雨。风景没啥能看的了,我们于是租了两辆山地车,一次次坐缆车上山然后冲坡下山,感受了一把旱地滑雪的快乐~
【Day8】画风陡变洛迦诺,意大利乱入
第八天,离开雪山环抱的 阿尔卑斯山 区,开始向 瑞士 的 意大利 语区—— 提契诺 州进发。
车行进入 提契诺 州,突然画风陡变。 瓦莱 州看惯的巍峨险峻、终年积雪的 阿尔卑斯山 脉,在 提契诺 州一反常态地温柔起来,一副郁郁葱葱绿水青山的样子;德奥风格的深原木色斜屋顶小屋,被颇具小城 地中海 风情的浅色墙面替代,显得山谷中的小镇都明亮了许多。
哦对了,随着海拔的降低,这边物价也微微地降低了一点。
当你来到 马焦雷湖 (Lago Maggiore)和湖边的城市 洛迦诺 (Locarno),立即会有种来到 意大利 的错觉。作为 瑞士 的海拔最低点, 马焦雷湖 被棕榈树、鹅卵石滩和鳞次栉比的湖边城镇环抱,外貌浑不像个北纬46度的湖,更像是 意大利 的 阿玛菲海岸 。当然,只是看着像,一脚踩进湖 水里 你还是能感受到令人发指的寒冷…
长期作为 瑞士 经济后进生的 提契诺 州,凭借其全国最低的纬度和海拔、最高的平均气温和 日照 ,成为 瑞士 北部乃至 德国 人民最爱的度假胜地。
洛迦诺 之于 瑞士 ,大概相当于 北戴河 之于 北京 。一到周末,路上和酒店里塞满了BE、ZH和 欧洲 D牌的车辆,带着北方人对于温暖的向往,在这个 意大利 风情的城市驻足。
【Day9】贝林佐纳,属于世界遗产的城市
作为 瑞士 “贫困区”的 提契诺 州,旅游资源却不可谓不丰富。除了气候温暖宜人的湖泊,还在全国仅有的八个世界文化遗产占据一席—— 贝林佐纳 城堡群。
贝林佐纳 (Bellinzona)位于 提契诺 山谷,距 洛迦诺 20分钟车程,如此近距离那必然是要前去一看的啦~从 洛迦诺 前去 贝林佐纳 的一路略有阴云,却并不令人感到沉闷。湖区的云极轻极薄,如同浮在地面上的一层纱。
还是找平没找好那种。
贝林佐纳 是 意大利 与 阿尔卑斯山 麓间的交通要道,亦是崎岖的山地与富庶的平原之间的分界线。从 罗马 时代开始, 贝林佐纳 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此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几易其主。
格朗德城堡(Castelgrande)、蒙特贝 罗城 堡(Castello di Motebello)、萨索·科尔巴洛城堡(Castello di Sasso Corbaro),三座城堡在公元10到15世纪的数百年时间内,陆续建立起来。
(下图是站在最大的格朗德城堡上眺望远处的另外两座城堡,其中近一点的是蒙特贝 罗城 堡,远一点的山头上小小的是萨索·科尔巴洛城堡)
三座城堡依 提契诺 (Ticino)山谷横断面而连接成为一体,成为穿越 提契诺 山谷,通向圣贝尔纳尔迪诺和圣 哥达 山口交通要道中坚固的防御要塞。
在 米兰 大公国的统治时期,为了掌握南北出入交通,陆续扩建了山丘上的 大城 堡,13与15世纪又先后增建了蒙特贝 罗城 堡与科尔巴洛城堡以及包围住 贝林佐纳 城区的城墙。
有趣的是,最开始 贝林佐纳 人建造城堡群之时,本意是为了防御北方新近崛起的 瑞士 联邦;最后,这一区域不敌最终划入了 瑞士 版图,城堡群则被 瑞士 联邦用于防御南部的 法国 和 意大利 。
该城堡群在2000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 瑞士 仅有的八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今天的格朗德城堡之下,种满了密密麻麻的葡萄园。翠绿的葡萄与铁灰色的城堡,这大概就是战争与 和平 的样子吧~
从 贝林佐纳 继续向南,就会到达 瑞士 与 意大利 共同拥有的另一座 大湖 —— 卢加诺 湖。湖边的城市 卢加诺 ,是 提契诺 州的第一 大城 市,也是 瑞士 第三大金融中心。
俯瞰 卢加诺 湖的最佳地点,是位于 卢加诺 市区 东北 方向的布 雷山 (Monte Bré),可沿 盘山 公路自驾或乘坐斜坡火车上山。当 天山 顶雾气甚浓,上到山顶也不能尽览湖景,只能透过朦胧的云雾大略窥见 卢加诺 湖一角。
特别神奇的是,我们在 瑞士 全国十几天一共也没看见几只猫,都是在这座布 雷山 上遇到的。
山顶有家评分很高的餐厅Grotto Castagneto,非常推荐!肋眼牛排和栗子蛋糕(栗子来自餐厅旁边的栗树)都很不错,值得一尝~
【Day10】琉森和瑞吉,山与湖的共舞
行程接近尾声,我们离开了温暖的 意大利 语区,再次回到寒冷的北部。沿 提契诺 州向 苏黎世 州一路的车程,基本相当于是从山口处穿越了 阿尔卑斯山 区,想想也是与汉尼拔和拿破仑并肩的一大壮举。但实际上,一半路程都是在隧道里穿行的……
阿尔卑斯山 以北的琉森与 苏黎世 一带是一片相对平缓的低地湖区,拥有琉森湖、 苏黎世 湖、 楚格 湖(Zug)等一系列美丽的湖泊。行车穿出隧道,很快就到了琉森湖旁。
上午阳光晴好,湖面一派湛蓝。公路略高于湖岸,可以越过湖面看到远 方山 坡上零星点缀的德式风格民居。
由于此前已在琉森与 苏黎世 玩过呆过好几天,我们于是没有再进入两座城市,而是将这短暂的一 天全 部留给了瑞吉山。
瑞吉山——这座号称 阿尔卑斯山 峦皇后的山峰,其实本身貌不惊人。海拔仅1900米,没有终年积雪和独特的外形,却能在 瑞士 成百上千的高山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如果你打开一个 瑞士 的地形图,在上面找到瑞吉山的位置,会发现它正处于 阿尔卑斯山 区面向 中欧 平原的最前沿。背靠绵绵群山,又被琉森湖、 楚格 湖等一系列湖泊包围,形成极其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
于是,瑞吉山成为一座 瑞士 风光集大成的天然观景台。
远可回首眺望群山,近可俯瞰脚下群湖,不能更厉害了。
游览瑞吉山并不那么难——毕竟这只是一座海拔不到两千的山峰,开车都可以抵达山顶附近,但需衔接步行才能到达山顶。
想要乘车直接登顶,有两种方式:
一是从 维吉斯 (Weggis)乘坐缆车,达到Rigi Kaltbad缆车站,转乘上山火车到达山顶的Rigi Kulm;
二是从维茨瑙(Vitznau)直接乘坐上山火车一路上山到达山顶Rigi Kulm。
我非常推荐瑞吉山的这条上山火车线路,景观绝佳,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景色不断变化。且火车拍照远比缆车要方便。
沿着瑞吉山的登山火车,描绘山与湖的轮廓。
我尤其喜欢瑞吉上山火车这个开放式的车厢——让你与如诗如画的美景零距离接触。且瑞吉山海拔不高,车行速度也不快,全程并不会觉得太冷。
列车从Vitznau湖边的火车站向着瑞吉山顶出发。在山脚下,你看到的是琉森湖映衬着精致的城市天际线景观;
行到半山腰处,城市已经小到看不见,湖面被起伏的嫩绿山坡和树林包围。
车行至山顶,则能清晰地看到北方雄伟的阿尔卑斯群山和山顶的云海,近处山坡松涛如怒,被西斜的阳光拉下颀长的阴影。
列车终点是山顶的Rigi Kulm车站,下车后还可再向上步行一段达到最高处,向下望去风光无限。我们登顶时山顶风云涌动。时而浓云遮蔽眼前一切视物,时而一阵风或一道阳光就会将重重云雾拉开帷幕,远处群山时隐时现。
乘火车返回 菲茨瑙 时恰好是最后一班车。一位大叔从背着的巨大包裹里掏出一段段木质管道,慢悠悠滴拼接成了这个 瑞士 传统乐器——阿尔卑斯长号。虽然见过很多次它的图片、雕塑和实物,这竟然是第一次听到它的声音。
一段瑞士阿尔卑斯长号的演奏。
嗯,我觉得这一天真是完美啊~
【当地徒步】瑞吉山全景徒步
在瑞吉山,不徒步一段实在浪费了这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是不?
推荐一段特别简单的行程,乘火车抵达从Rigi Kulm之后,沿下山的方向徒步至Rigi Kaltbad,即可直接乘火车原路返回山下。全程下坡,走路加观景不过2小时。
难度:☆☆ 风景:☆☆☆☆☆
路上,除了如诗如画的 阿尔卑斯山 和琉森湖,还可以看到山下琉森湖与 楚格 湖同框~
途中,请一定要绕行一下到最左端的那个望远镜的地方,这是全程最好的一个观景台。
一个镜头必须要给这朵野生迷幻蘑菇。
【Day11】沙夫豪森与莱茵瀑布的怒吼
理论上旅途的最后一天总是伤感的,但晚上八点返程飞机最好的一点就是——最后一天还可以玩一个地方哈哈哈!
于是,这一天的行程,是一个相对冷门的景点——莱茵瀑布。从琉森附近自驾前往此处只需要2小时时间,衔接 苏黎世 机场毫无压力~
莱茵瀑布位于德瑞边境附近的城市诺伊豪森(Neuhausen),是 欧洲 最大的单体瀑布,由于冰河时代的地壳运动导致的莱茵河而形成。莱茵瀑布自古以来就是( 欧洲 的)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留下的名人足迹和文学作品多不胜数。
怀着对 欧洲 瀑布的一点点轻慢揣测,我并不认为这里会是多么壮观的一个瀑布;不过亲眼看到的时候,还是觉得蛮震撼的。虽然瀑布落差仅30米(毕竟只是莱茵河这条平原河流的一个小小阶梯)但150米的宽度和每秒23米的流量还是惊人的。
瀑布在河岸边都可以看到,如果想要近距离接触,可以在旁边的城堡Schloss Laufen购买景观平台的门票(5瑞郎, 瑞士 难得的收费景区),从小路向下走,可以观看各个角度的瀑布。
这个门票还是值得一买。站在瀑布旁的平台被扑面而来的水汽席卷时,很有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劲头。注意保护好你的相机镜头。
阳光好的时候,瀑布呈现一种碧蓝的色泽,与滚滚白浪和岸边的德式小城堡共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
沿着瀑布上游的一条铁道桥,可以穿过莱茵河前往对岸,然后坐船返回。其实对岸风景角度更好一些~
结束了莱茵瀑布的行程,我们绕路该州的州府 沙夫豪森 ,解决午饭问题。
毗邻 德国 边境的 沙夫豪森 是一座中世纪的古镇,沿着莱茵河的两岸慵懒地蔓延开来。在二战期间,由于同盟国的飞行员误以为这片城市是属于 德国 的领土,于胜利前夕的1944年两度在城郊丢下炸弹。 沙夫豪森 于是成为 瑞士 国土上,唯一在战争中遭遇到炮火直接袭击的城市。
真是个奇特的设定啊。
【终章】玩儿完,回家
离开 沙夫豪森 ,我们径直前往位于市区北侧的 苏黎世 机场。直到到了机场的这一刻,才觉得此前丝毫未觉的疲惫席卷而来。
还车、托运、出关、候机……千篇一律的流程,不会因目的地而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若说 苏黎世 机场最大的特别之处,大概就是,能看到雪山吧。
回想一路的风景,只觉得我们十分幸运。没有猝不及防的意外事件,没有出乎意料的恶劣天气,没有货不对板的坑爹景点。每一座山峰和每一个湖泊都是超出预期的美,我们也几乎都看到了它们晴天的样子。没有任何遗憾。
(除了摔得面目模糊的左膝盖、青一块的右小腿和紫一块的左手臂,其他都很完美。这么看来,还是上班更轻松一些)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第四次 瑞士 旅行,但我知道一定会有。希望那时候我可以比现在更能走一点~
后面是全程酒店中我非常推荐的4家~
【酒店推荐】日内瓦湖-Hotel Lavaux
第一天入住的Hotel Lavaux位于一座叫做Cully的小城,就在 日内瓦 湖和世界遗产葡萄梯田之间的公路边,大概是Cully最好的酒店了。
酒店南向房间直接是毫无遮挡的湖景,房间阳台两侧的都能看到一望无际的葡萄梯田,风格现代。无论是风景还是设施都超赞!不过,这里公共交通相对比较不方便,不在大火车站边上。停车位充裕且免费,还是更推荐给自驾的蜂蜂!
地址: Route de Vevey 51, Cully 1096
参考价格:1000软妹币以内
【酒店推荐】采尔马特-Overlook Lodge
采尔马特 这家酒店是全程我们最喜欢的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躺看马特洪峰大概就是这样了。这家Overlook Lodge by Cervo属于一个当地的精品酒店集团Cervo,每个房间都拥有绝佳的马特洪峰景观(包括我们定的最便宜的一层房间),一早不出门就能拍到雪山金顶!
且房间设计非常现代简洁,厨房设施一应俱全。作为一家景观不错的酒店,位置可以说是相当优越了。距火车站10分钟步行路程,可以提前预约车站接送,超级方便!
酒店房间不多,旺季需提前定,可在Booking 或者酒店网站预订哦~
地址:Riedweg 64, 采尔马特 , 3920,
参考价格:1300-2500软妹币/晚不等
【酒店推荐】洛迦诺-Giardino Lago
在 洛迦诺 入住的酒店Hotel Giardino Lago,是隶属于SPG集团的一家精品设计酒店,座落在 马焦雷湖 边。这大概是我们这一行中最值钱的酒店(但我是积分换的),也是房间面积最小的酒店…但之所以推荐,实在是这里的风景和配套设施太赞了!
这家酒店拥有 马焦雷湖 的第一线湖景,出门即可到达湖岸步道,几乎每天都有让人沉醉的晚霞。
所有入住的客人都可以免费使用酒店的SUP(Stand up Peddle,大概是叫做站立桨板?)和自行车。
我一定要感叹下,这个自行车实在是太好骑了,兼具了颜值和功能性,令人感动!
这个酒店也不大,且一到周末人满为患。平时还好。
地址:Via alla Riva, 6648 Minusio
参考价格:2000-3000软妹币以内
【酒店推荐】琉森湖-Hotel Vitznauerhof
这家Hotel Vitznauerhof位于琉森湖旁的小城Vitznau,就在瑞吉山的登山火车站(同时也是游船码头)的旁边,位置非常方便坐火车上山的行程安排。外形是特别典型的德式建筑,拥有一线湖景和一个免费的小温泉池,傍晚一边泡汤一边看湖~
以及早餐实在是太赞了。
地址:Seestrasse 80, 6354 Vitznau
参考价格:1000-1500软妹币
转载自:马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