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派网络行业头条资讯

您身边的行业资讯

喝茶、撸串、逛书店,长途自驾后的成都休闲时光

Posted By 澜派网络 | 2019-11-08 13:35:45 | Sports, Mountain, Bike
少不入川,只想呆在成都吃吃吃

从新都桥出发,翻过车来车往的折多山,五个小时的高速,我们终于抵达成都。长达43天的长途藏地自驾,一次走遍了藏A到藏G,早晨出发时还穿着薄羽绒,到了成都可以穿短袖了,一路走一路脱。

数不清第几次来成都了,十次进藏,几乎次次都会路过成都,已经算得上是非常熟悉的城市了,而这一趟,我只想先醉氧两天,休闲游。

Day1 新都桥-成都背包十年-得劲儿焖烤肉串

Day2 文殊院-集渔泰式海鲜火锅-人民公园喝茶-蚝英雄-太古里民宿

Day3 ibox-成都吃客-白药厂-大川巷-鱼夫鱼仔-太古里民宿

Day4 马路边边-几何书店-泉州

都说少不入川,这安逸的地方是让人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待着,白天喝喝茶打打麻将,晚上喝喝酒撸撸串,多么幸福的时光,还要奋斗干什么。

这段短暂的成都之旅吃得是真的爽,也打卡了几个心心念念的地方,背包十年从丽江店开到了香格里拉店,我都还没去过,这次来成都算是住上一回了。见了几个好友,一块吃吃喝喝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背包十年,我理想中的青年旅舍

当我们四个人抵达成都的时候,伴随着阿东先下车去机场,我们四人的自驾西藏之旅结束了。和华姐他们道别,将帐篷和睡袋以及羽绒服等厚衣服直接寄回家,坐上公交车我来到了背包十年。

看到精酿、咖啡、青旅的标语,这三个我最爱的元素融合在这一幢大楼里。推门而入,提交身份证办理入住。旁边的小姐姐一一给我介绍着店里大大小小的角落各有千秋,1楼是早餐和咖啡小酒吧,2楼是台球室、书房、电影院和舒适沙发区,3-7楼住宿,8楼可以晾衣服。

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大厅,小姐姐已经带我上了电梯来到属于我的床位,背包十年有4-20人间,电梯出来会有个鞋柜先换上拖鞋,进入房间,有对应的床位储物柜,用刷卡开的锁,挺有安全感。

从床位房来说,我定的是四人间,床上是套好的床单被套,叠得整整齐齐,每个床位上都挂着一条浴巾,床头的小木板可以置放一些东西,独立的阅读灯、插座和usb口,遮光床帘,算是硬件非常非常好的床位房了。

我原本也是特别想直接住个几天,不过介于凌晨四点被同屋的姑娘吵醒,我就不得不赶紧换个地方住了。虽然很喜欢青旅的氛围,不过年纪大了也着实不太合适睡多人间了。

回到大厅,背包十年的精酿鲜啤是非常值得称赞的。晚上我和朋友酒足饭饱之后打了个车回到店里,看着那一管管不一样口味的鲜啤,还是没忍住让前台小哥给我打来都试一下。

我最喜欢喝的精酿在于它口感够浓郁,俗称苦,但精酿的香味很复杂,每一款都有它不一样的味道,或牛奶,或咖啡,又或花果的香味,前几天我居然还喝到了黄瓜味的精酿,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精酿这么的迷人。

第二天早晨,睡醒以后来到楼下,他们家的早餐还是比较人性化,中西餐都有,不过价格差别大一些,成都本地的小吃,面条啊龙抄手啊,都是一份10元,而我点的咖啡吐司一份30元,也算还行,起码咖啡成品好看且能喝。

得劲儿焖烤肉串,喝酒撸串的好去处

在青旅休息片刻以后,我和叮当约好晚上七点见。也有三四年未曾再见,却一直都有听闻对方的讯息,在路上的朋友有时候只是一面之缘却可以深交许久。

上次是在橡果里逛着逛着看到的得劲儿,吃完以后念念不忘,下了车以后就直接通知叮当来这个新开的红瓦寺店。

路过音乐厅再往前走一点点,得劲儿焖烤肉串就在路边,外观是很大气的工业复古风,大红色在一排建筑下显得很耀眼,往里走,穿过就餐区,是得劲儿最大的特色——焖烤房。

明明是一家可以坐下来和姐妹们喝下午茶的环境,我们却在里面吃起了烧烤,当然这个焖烤跟普通烧烤还是不太一样的。我到了以后才刚刚把肉点上,叮当也到了,先来两杯福佳白,朋友,好久不见。

话说这次来,桌垫上印着的吃法也是个惊喜,正常都会给两个碟子,一个有酱汁一个是干碟,自己去摸索哪种酱配哪款肉也是很不错,不过得劲儿贴心地标识出,梅子酱搭配鸡肉和猪肉,海鲜汁适合提鲜,还有川味十足的干碟肯定是来让你香辣劲爽的了。

焖烤炉里的肉串吃起来,外焦里嫩,超多汁的,这时候再来一片生菜叶,蘸上喜欢的酱汁包着五花肉、牛肉混着吃进嘴里,再来一口啤酒,哇够爽。

太久没有吃到海鲜类的东西,点上大虾、牛蛙,还有猪排,牛腹条,肉汁都保留得太完美了,十足的油水让肉吃起来口感很赞。

不得不提一句,得劲儿里面的工作人员很热情,有任何需要他们都能一下子就看见,我和叮当开心地聊天吃肉,享受着我的这段长旅即将结束只剩下在成都放松的这些时刻,这是让人巴适的一顿饭。

文殊院的那一抹红

文殊院之于成都,应该就像我们的开元寺之于泉州,是一个随时随地都想去随意走走的寺庙。

早上睡醒了,和老邢约好中午一起在太古里吃饭,看到背包十年距离文殊院只有两站公交车,毫不犹豫先去寺院里逛上一圈。文殊院是全国汉语系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也是中国长江上下游的四大禅林之首。

走进文殊院的气场就如同我在泉州随意走进一个寺庙的感觉,总觉得寺院大门的那堵墙非常特别,只要一踏入那个佛门,与世俗就像隔了一重山。文殊院现在不需要门票,进入寺庙里面,有茶室,有素食餐厅,也有书画展等,当然还有大雄宝殿和老老的银杏树。

我是从文殊院巷拐进来的,看到文殊院专属的红墙,这会儿我可希望有个人跟我在一起,一个人,没有带脚架,想留张影都是难的。只剩下空荡荡的景色。

来到了香园,用一杯盖碗茶邂逅成都的休闲时光。成都的茶文化大概是竹椅、石桌以及盖碗茶,三三两两的好友闲来无事的聊天,又或生意伙伴在市井生活里一不小心谈成的生意吧。

当然,更多的老伴们是在打麻将,凉风习习,在秋意即将袭来的初秋,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了。而我正好在成都,正好在文殊院,真好。

穿过文殊院来到金马街,这里是古玩一条街,当然也有许多有名的小吃,转个弯也有许多文艺的小店,很适合走走逛逛休闲游。

从文殊院出来以后,回到背包十年带上行李搬到太古里附近的民宿。还是很需要安静的环境休息一下。这个不停地在变更的年代,有一些东西渐渐被淘汰,当然也有许多新兴事物在被人们一点点的接受。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从前也没有想过,你可以在某几个夜晚拥有一间公寓。在这个公寓里面,有阳台,有洗衣机,有厨房,有沙发,当然还有音乐和台灯。

你可以像在家里一样,安放自如,洗干净旅途中的脏衣服,迎面而来的阳光在阳台上,很舒服。

我在这里住了两个晚上,一回到家就打开投影仪放上音乐,冰箱里是我爱的精酿,还有老邢给我带的卤鸭腿,可爱的李飘小姐姐还会帮我切好了一块儿吃。

舒坦的日子不就是这样,毫无压力,认真生活,好好喝酒。十月的成都白天还可以穿短袖,热得很,早晚加件薄外套就可以了。

集渔,不会让你失望的泰式网红店

此时我在记录着吃集渔时的心情,泉州在一个礼拜前也开了一家集渔,往后是想吃集渔就不用跑到成都去了。

来集渔吃饭自然得点一点海鲜。我和老邢约好的12点太古里集渔门口见,来的时候已经排起了队。倒也是,集渔一直都挺火爆的,不过现在分店多了也就比较不用这么辛苦排队了。

很快我们就可以入座了,还是一如既往的东南亚风的花园般就餐环境,三楼是可以直接通往商场里面的。我们点了两人份的火锅套餐,冬阴功火锅是集渔的招牌,使用的是新鲜的香料配上现砍的椰子汁,足以看到锅底的新鲜程度。

对于海鲜火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食材,鲜活的六头鲍上桌以后,挤了柠檬汁还能见到它扭动的身躯。多款秘制蘸料也是集渔的一大特色,小米辣,泰式甜辣酱,柠檬薄荷,我都超喜欢的呢。

集渔家可能最受女生欢迎的就是有许多小吃甜品系列,特别的地方在于有许多甜品是无限量免费续的,譬如兔子布丁、梅子冻、芒果慕斯等等,当然也有限量版的哈根达斯冰淇淋、芒果糯米饭,味道也是一绝。

除此之外,我们还点了爆浆珍珠蛋糕,等不及服务员揭开包装的那一刻,心里就想着吃。

集渔的服务员会把煮好的虾帮你剥开,随时都可以让你找得到她,因为她一直都在关注着她所服务的桌子,服务给满分。

我才不去人民公园相亲搓麻将,我就是去喝茶晒太阳掏个耳朵

还记得我第一次一个人到成都的时候,入住在宽窄巷子里的青年旅舍,那一年的冬天有点冷,十二月吃着热辣辣的火锅感觉超爽,那也是我第一次吃到那么辣的东西,从小到大在泉州都是以清淡为主,几乎是少有接触过辣椒。

后来西藏跑多了,沿途都是大大小小的川菜馆,对于辣椒就已经到喜欢上吃的地步了。那一年的目的地之一就是人民公园,银杏正金黄,人们一圈圈地打着麻将,另一头的人们喝着茶话着家常。

又一次来到人民公园,人民公园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我们来到鹤鸣茶楼,依然是熟悉的竹桌椅,和老邢两人点了杯茶,发发呆,看着太阳的余晖照在小年轻的脸上,幸福感油然而生。

听说人民公园的相亲角可是非常著名的,但这里相亲的多半不是年轻男女,而是父母们,将自己的孩子用一张纸讲述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有人说选择相亲就像认输,这是一个双方都甘拜下风的游戏。罢了,我反正也不是来人民公园相亲的。

正好有个采耳师傅问要不要掏耳朵,对于掏耳朵这等享受的事儿我怎么能错过。这可是门技术活儿,也是非常酥爽的一种体验。

采耳师傅先用云刀给您刮耳,当你放松下来以后再用耳扒深入耳道,清洁之后,就是最销魂的部分了,成都采耳会用特制的鹅毛棒放入耳朵,在用音叉敲打鹅毛棒,这会儿我们就会听到采耳最具代表性的“叮叮叮叮”声。

当然伴随着这个声音的到来,维持仅5-10分钟的采耳也就结束了,这收费,你猜?高达100元!不过,就算是此等高消费5分钟100块啊!但但但,采耳还真是我每次去成都必然消费的一笔费用了。

蚝英雄,一家可以让你自助吃生蚝吃到饱的烧烤店

在西藏四十几天就没吃过海鲜产品,奔着生蚝吃到饱的愿望来的蚝英雄。原价118元每人,我们打了个折89元每人就可以吃生蚝烤肉吃到饱了。人还是很多的,来的时候是饭点,外头已经排起了队,幸好等待时间不长就已经入座了。

必须说一声这个生蚝是真的新鲜,尝了两打自助烤生蚝,还来了一锅高压生蚝。一路走过去,自助区还是很多款选择的,有素菜、甜品小吃、海鲜、以及肉食类。可以说是很满足你一顿饭的需求了。不过饮料不是自助的,我们点了一瓶米酒,还挺好喝的。

他们家是自助调料的,蒜蓉、小米辣、辣椒面都有,甜品小吃系列的还有凉拌花甲,哈密瓜、圣女果,还有糯米口感的麻糍,味道都很不错。

粉丝烤扇贝自是不能少的,鲜甜的烤虾也要来点儿。一打生蚝上炉,20秒后直接上蒜蓉,蒜蓉油料是每桌都有配上的,不用担心,直到生蚝的边边开始冒泡泡,就是你可以吃它的时候了 。生蚝的肉肥嫩滑,混合着蒜蓉的汤汁鲜甜,写这些的时候就想再吃一打了。

烤脑花也是烧烤中的王者,只要配料做得到位,那都是一绝。二师兄近日来价格疯涨,他们家还是有超大片的五花肉,烤好以后满口留香,忍不住多吃两口。

对了,虽然酒水不是自助里面的,可是他们家有冰粉,红糖冰粉搭配烧烤也是超下火的好吗。

成都iBOX,打卡色彩缤纷的创意部落

上次来成都就想打卡ibox,这天起来离约好的午饭还有点时间,我就自己过来走一圈,距离住的地方也是很近,牛王庙地铁C出口一下子就看到了。

ibox全名是ibox集装箱创意部落,从地铁口出来一下就能看到,几个少年在滑板广场上上下下玩着滑板,一个一个的集装箱叠加或分布在不同的区域里,这些不同颜色的集装箱都赋予着它们不一样的功能。

咖啡厅、小酒馆,西餐厅、甜品店,还有摄影工作室、茶铺等等,可以看得出来在这里开店的人们都是有点情怀,花店的打理对于她来说是种幸福。

如果你一定要吃一顿正儿八经的川菜,那我觉得你来成都吃客一定不会错了。这是我第二次来这家店吃了饿,主要就是很想念那口箜干饭。

李飘也是,她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说小时候经常吃箜干饭,在成都吃客算是吃到了家的味道。箜干饭的制作过程是先把米煮好,把菜放最底下,放点油盐混一下,再把米放在上面,煮熟了再一起搅拌,简直是神仙味道。

成都吃客的就餐环境背景都是老成都,宽窄巷子文殊院,成都元素十足,隔壁就有一家青年旅舍想来可以带来不错的客源,不过一到饭点成都吃客可顾不上我们,人气旺得很,天天都在排队中。

两次来成都吃客,有些菜都是不重样地点,值得庆幸的是几乎没有踩雷,都还挺好吃的。裸奔坨坨虾肯定是它们家最大的特色了。新鲜的虾被剥掉了虾壳,滚烫的油跟着盘子一起端上来,切好的干辣椒、葱蒜等配料都已经准备好,油倒入盘中滋滋滋的,虾也就熟了。吃起来鲜嫩、Q弹,味道极赞,虾底下还有配菜,不要错过哦。

烤五花肉味道超好,真正做到了肥而不腻,价格也不贵,特色烤鱼片也非常不错,鱼片切好以后被穿成了串,吃的时候已经没有刺了非常方便。现在点烤鱼片还会送酸菜粉丝豆腐鱼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322工厂,华丽转变成超酷的白药厂

中国旧厂房保留下来的,现在大部分都华丽转身为文艺的创意园区,这个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柒叁贰贰工厂的白药厂,同样也变成了文艺范儿的地方。

白药厂位于成都武侯区高攀路26号,大门上面赫然写着那么长一串的工厂,你就大胆地往里走,你会发现这小隐隐于市的白药厂是多么可爱。

成都白药(白色火药)厂,建于1906年,是生产弹药的地方,德国人设计的,在厂房里有办公楼、工厂和仓库等等,现在名为“1906军民融合创意工厂”,所以有时在网上看到1906创意工厂也就是白药厂了。

在厂房里逛着,有健身房、羽毛球馆、餐饮、工作室,还有猫咖、花房,总是有一些文创团队的创业者们特别喜欢这样的环境,自然也慢慢就成了创意聚集地了。

逛完以后我们回到了致民路,主要是距离我跟李飘住的地方都不算远,中午吃成都吃客的时候就特别想试试隔壁的鱼火锅,于是晚上遂决定来鱼夫鱼仔吃个饭。

感觉中午吃的有点辣,晚上我们点了一个柠檬菠萝的养生锅,比较清淡一些。店内装修非常渔民风,到处都是蓑衣和渔帽,俨然一副刚刚打鱼上岸的样子。

当然店里的鱼是极其新鲜的,毕竟都是点完之后直接在水池里捞上来现杀的,我超喜欢吃红糖糍粑,结果它们家居然没有,不管没有关系,它们家有更特别的紫米糍粑,吃起来口感也是很不错的。就在等鱼的间隙,我们都已经吃完一盘了。

鹅卵石锅上来,上面还有个横幅石来运转,店员气势十足地喊完口号后,将现切好的鱼片,和柠檬菠萝锅底一并倒进了鹅卵石锅里,滚烫的鱼汤倒入锅内,盖上盖子,三分钟鱼肉便烫熟了。

对,可以在点菜的时候点一些配菜,当你吃完鱼片时就可以将想吃的素菜倒入锅内,又是新的一锅,赚到了有没有。

鱼夫鱼仔的冰粉颜值很高,搭配着各色各样的,水果瓜果之类的,吃起来口感还行,不过我可能还是更爱单调的红糖冰粉。

本想着说如果吃不够再点的,毕竟我们只有两个人,点的江团就一两斤,但点了小吃随意吃吃,最后也是很饱了。当我们吃完从店里走出来时,才发现门口有这么多小姐姐在排队了,幸好来得早啊。

马路边边,以一顿欢喜的串串结束我的成都之旅

以一顿串串结束这段万水千山的跋涉,马路边边是我上回在成都吃了一圈以后还念念不忘的串串店,特意将它安排在最后一餐再上飞机,就是想将这个味道记着,下回,我还再来!

马路边边现在有好多分店呢,就连我的家乡也有了一家,但来到成都当然要吃当地的呢。算起来是真的挺划算的,我们选的是微辣的锅底,吃了好多好多吃到撑也才两百块钱。哎,在成都四天,就把我自驾四十天减掉的那几斤肉全给吃回来了。

马路边边的墙绘很有年代感,真是坐在屋子里都以为自己是不是在路边吃着串串,毕竟整体感觉就是马路街景,很特色的老成都味道。

点的是标配的麻辣锅底,我们各自拿了一些想吃的东西,从荤到素该有的都有,原配的干碟吃起来还是很可以的。

我们除了吃冰箱里挑选出来的串串以外,还大胆点了几样冒系列小吃。冒花甲似乎都是必点的,当然重料出来以后的花甲大概就只剩下辣味了,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新鲜花甲直接下去炒来得好。值得一夸的是冒脑花和冒牛肉,冒脑花吃起来没有什么腥味,又香又滑,牛肉口感吃起来滑嫩,一块接着一块根本停不下来。

昨天才吃了紫米糍粑,今天继续红糖糍粑来一盘,糍粑对我来说简直是真爱了,而且就是觉得在成都吃的糍粑特别好吃。记得有一次长坪沟穿越毕棚沟,翻山那天下着大雪,终于走到毕棚沟出口时整个人都处于要命的状态,我们迅速叫了辆车从毕棚沟回到了成都,那一顿火锅的第一口吃的就是糍粑,从此忘不掉的味道。

几何书店,一趟旅程光顾了两回的洞穴书店

我就在成都呆了四天三夜,但是我来了两回几何书店,真的太舒服了,还是试营业期间,但是来打卡拍照的小姐姐已经非常多了。主要还是那个洞穴书店和网红旋转楼梯最吸引人了。

书店里有咖啡吧台,所以大可以点杯咖啡坐它一个下午。我是正好吃完饭,距离上飞机前还有2-3小时,不如再来书店待一会儿更舒服一些。

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在哪里,贴一下地址,成华区望平滨河路2号,它们家可以带宠物进入书店,有饮品区,窗台边都是可以坐着休憩的,还有手作区,做点皮具画幅画,都是OK的,二楼连廊通往厕所的那片区域感觉人比较少,很适合读书。

据说几何书店在上海、南昌以及西宁都有,突然间想着我要是去到这些城市非得去打卡不可了。回到泉州以后,每天要做作业都是来我们本土的百姓书屋,书屋里面安静舒适,我大概也是在这一个月里才爱上书店的了吧!

结尾

成都是一座我一而再再而三会来的城市,如果不是因为每次西行都来成都中转,我想我也会为了它的火锅来一趟,遗憾的是吃的饭安排太满了,我竟来不及去吃一顿耗儿鱼!还有万州烤鱼也还没再吃一遍我就回来了。

不过也没有关系,相信不久我又会再回成都了。

 

 

 

 

转载自: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