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派网络行业头条资讯

您身边的行业资讯

2013年5月瑞士、法国十日游记

Posted By 澜派网络 | 2019-12-06 14:27:20 | Sports, Mountain, Bike
第一日 飞机于次日当地时间4月30日午时飞抵意大利米兰机场

意大利 米兰 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是米兰的主教座堂,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于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La Madonnina(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由Giuseppe Perego建造,是米兰市的象征。整个教堂1965年完工,历时五个世纪。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米兰大教堂

        埃玛努埃莱二世(Victor EmmanUel II)骑马雕像矗立在大教堂广场中央,他是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位国王。雕像由埃尔科莱.罗萨于1896年雕成,描绘国王在圣马尔蒂诺战役中骑马激励士兵冲锋的场景。

 大教堂广场

        从意大利米兰到瑞士琉森的大巴途中

瑞士 琉森(又名卢塞恩 Lucern) 狮子纪念碑

        狮子纪念碑Lion Monument):一支箭深深地插进了濒临死亡的雄狮背上,狮子面露痛苦的神情,前爪按盾牌和长矛,盾牌上有瑞士国徽。该雕塑是为了纪念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在暴民攻击法国杜乐丽宫(Tuileries)时,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而死的786名瑞士雇佣军的军官和警卫所建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在前砂岩采石场的悬崖面上雕刻的岩石浮雕,由Bertel Thorvaldsen于1819年在罗马居住期间设计,他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间著名丹麦雕塑家。第二年,负责实际雕刻纪念碑的是来自康斯坦茨(德国南部)的一位名叫卢卡斯·阿霍恩的石匠。该纪念碑长10米(32.8英尺),高6米(19.7英尺),于1821年完工。

 琉森

 琉森

瑞士 琉森 卡佩尔廊桥

        瑞士琉森最负盛名的便是卡佩尔廊桥Chapel Bridge(Kapellbrücke),又叫教堂桥,这是卢塞恩的标志,始建于1333年,也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桥的横眉上绘有120幅宗教历史油画。这座横跨罗伊斯河,长达200公尺的木桥,有两个转折点,桥身近中央的地方有一个八角型的水塔(Water Tower),高34米(111.5英尺)。该水塔建造于公元1300年前后,最初是城墙的一部分,曾被用作档案馆、金库、监狱和刑讯室。如今,水塔的中间层是琉森火炮协会总部所在地。卡佩尔桥在1993年8月17日为一场火所毁,只剩下水塔未被破坏,现都已经重新修补完整,新旧痕迹仍可清晰辨认。

 琉森

 琉森

第二日(5月1日) 从瑞士琉森至少女峰、因特拉肯

山谷中的军用机场跑道(照片没有拍到的是山谷中一片超大的极其平整的草坪)

少女峰附近的乡村(此行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瑞士 少女峰铁路 少女峰(Jungfrau

        少女峰铁路,修筑于1896年到1912年间,历时16年,是铁路史上的奇迹。这段火车被称为齿轨列车,又被称作云霄火车,它始于因特拉肯东站,经格林德瓦尔德或劳特布伦鲁中转站,将最终到达位居海拔3454米的少女峰站,这是全欧洲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上山时火车会在两个位于隧洞中的观景台2865米高的艾格尔Eigergletscher与 3160米高的冰海Eismeer各停5分钟左右,乘客可以下车,通过隧洞中凿石开出的几扇大玻璃观景窗,欣赏隧洞外面的雪山与冰河流泻而下的景色。

       坐火车上山

瑞士 少女峰Jungfrau

        少女峰(Jungfrau)是瑞士的著名山峰,海拔4,158米(13,642英尺)。俯瞰劳特布伦嫩(Lauterbrunnen)谷地,位于因特拉肯(Interlaken)旅游地东南18公里处。这座风景秀丽的山峰把伯恩州和瓦莱(Valais)州隔开,是伯恩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

        斯芬克斯观景台(Sphinx Observatory)坐落在少女峰山坳,从少女峰车站出来,乘坐瑞士最快的升降机到达海拔约3571米的斯芬克斯观景台,号称“欧洲之巅”(Top of Europe)。观景台设立在一个广阔的冰面上,四周建有护栏。在此可以360度观赏到数公里内的少女峰、僧侣峰和艾格峰等阿尔卑斯山全景,十分壮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阿莱奇冰川就在眼前,而天气晴朗时,更可以全方位地欣赏近邻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风景。

 斯芬克斯观景台

大雪中的少女峰斯芬克斯观景台

 斯芬克斯观景台

        坐火车下山

瑞士 因特拉肯(Interlaken)

        因特拉肯(Interlaken)是瑞士伯尔尼州的一个城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由于“欧洲脊梁”少女峰而闻名于世,拉丁文的原意是“两湖之间”,位于图恩湖(LakeThun)及布里恩茨湖(LakeBrienz)之间。在市中心的何维克街Hoheweg)上,一片名为Hohematte的宽广绿地上,可以清楚的远望东南方美丽的少女峰。

 因特拉肯

 因特拉肯

 因特拉肯

 因特拉肯

        晚上住宿的小镇上的旅店

我们住带阳台的房间,旅店房间的阳台上可以观赏雪峰

第三日(5月2日) 瑞士 苏黎世 莱茵河瀑布 施泰因小镇

        雪峰下的小镇清晨

瑞士 苏黎世 圣母大教堂

        明斯特大桥桥头的苏黎世圣母大教堂是苏黎世的一座归正会教堂,祖母绿色的尖顶是它的标志。曾是苏黎世贵族妇女养老院,后来Kaiser Ludwig(卢特维希国王)的母亲西尔特加尔特建立了一个修道院。853年,卢特维希国王将该修道院捐赠出来,建了座本笃会修女院。现教堂为公元12世纪时在原址上重建的哥特式风格的教堂,钟塔是在1732年之后才搭建上去的。苏黎世圣母大教堂拥有苏黎世州最大的5793支管风琴。由于受到了宗教改革的影响,最早的华丽装饰都被摒弃了,直至20世纪后,彩绘玻璃才添加回来。唱诗班席位后方的五条彩绘玻璃窗与南面袖廊的玫瑰窗是这里的特色,这是当代超现实主义大师马克.夏加尔在1970年的大作。

 苏黎世

瑞士 苏黎世大教堂

        苏黎世大教堂(Grossmünster)是瑞士苏黎世的3座主要教堂之一(另外两座是苏黎世圣母大教堂圣彼得教堂)。教堂位于利马特河河岸附近,始建于1100年前后,约1220年揭幕,与圣母大教堂遥相辉映,其独特的双塔楼已成为苏黎世的象征,融汇了罗马式、后哥特式以及新哥特式等多种建筑风格。苏黎世大教堂的建立者是著名的卡尔大帝,在11-13世纪重修之后,可以在南塔上看见卡尔大帝的持剑坐像,不过这是一件复制品,而真品收藏在教堂地下的圣堂之内。根据传说最早的教堂为查理曼创建,查理曼的坐骑跪倒在苏黎世主保圣人Felix 和 Regula墓前。

 苏黎世大教堂

瑞士 苏黎世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苏黎世最古老的教堂,始建于1534年的教堂塔钟楼上有欧洲最大的教堂钟指针盘,钟的盘面直径有8.7米,时针长3米,分针长4米。

 圣彼得教堂

瑞士 苏黎世 班霍夫大街

        苏黎世最繁华的大街,高档店铺林立。

瑞士 莱茵河瀑布

        位于德国与瑞士边境小城沙夫豪森莱茵瀑布(Rheinfall)是欧洲水流量最大的瀑布,因而是在欧洲看到的最大的瀑布。莱茵瀑布的上游其实就是莱茵河的河道,河床比较开阔、平缓,水流不是很急,河水流淌至落水处,河道陡然收窄形成瀑布,并且河中央有一块巨大的礁石再将河道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加大了瀑布的水流量,因而使莱茵瀑布气势宏大,水清量足。

 莱茵瀑布

瑞士 施泰因小镇(Stein am Rhein)

        莱茵河畔的施泰因(Stein am Rhein)被称为莱茵河畔的宝石,也是瑞士最有中世纪气氛的城市之一。镇子很小,几乎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却有着全世界最美丽的中世纪街道。一栋连着一栋的彩色老楼房被美丽壁画和古代凸窗装饰,古色古香,因为其传统民居外墙上精美的壁画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澄碧的莱茵河水从城南流过,离此1小时路程,便是欧洲最大的瀑布--莱茵瀑布

施泰因小镇边的莱茵河

第四日(5月3日) 瑞士 伯尔尼老城 洛桑 日内瓦

瑞士 伯尔尼老城

        伯尔尼(德语:Bern)意思是“熊出没的地方”。1848年成为瑞士的联邦政府所在地,位于瑞士伯尔尼高地,是瑞士仅次于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的第四大城市,也是伯尔尼州的首府。阿勒河把该城分为两半,西岸为老城,东岸为新城,横跨阿勒河的7座宽阔大桥把老城和新城连接起来。伯尔尼建于1191年,坐落在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一个天然弯曲处,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老城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风貌,形式各异的喷泉、带拱廊的走道、高耸的塔楼,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伯尔尼众多古迹中,钟楼和大教堂独具特色。

 伯尔尼老城区

 伯尔尼老城区

 伯尔尼老城区

伯尔尼古城喷泉和古城钟楼。

        伯尔尼市区街道中有11座喷泉矗立在街道的中央,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泉城”。照片近处是希姆逊喷泉(Simsonbrunnen)。希姆逊喷泉生动地刻画了圣经中的英雄人物希姆逊(Simson或Samson)战胜了一只雄狮的情景,该喷泉位于克拉姆大街(Kramgasse)的中部。

 伯尔尼老城区

       伯尔尼古城钟楼,建于12世纪,其内部和面向城市的一面都是木结构的,1405年一场大火曾将其烧毁后又用石头重建。1530年,当地的一批能工巧匠制作了一座精巧的天文日历钟,该日历钟除了显示日期、时间和日、月、星球的位置外,还有玩偶戏表演,现在古钟仍照原样由钟楼上的小铜人打钟报时。

 伯尔尼钟楼

 伯尔尼钟楼

瑞士 伯尔尼大教堂

        伯尔尼大教堂 (Muenster)始建于1421年,花费了近一个世纪才完成。19世纪末,又在教堂顶上修建了高度为100米的尖塔, 使之成为瑞士最高的教堂。这是座哥特式的大型建筑,正面有著名的《最后的审判》浮雕以及15世纪时的彩绘玻璃。

 伯尔尼大教堂

 伯尔尼大教堂

        伯尔尼市内著名的熊苑,从1513年开始就一直在养熊,现已成为伯尔尼的著名标志。

 伯尔尼熊公园

 伯尔尼熊公园

瑞士 洛桑

 洛桑

奥林匹克博物馆门口的圣火

 日内瓦湖

日内瓦湖对岸的法国依云小镇

瑞士 日内瓦

        日内瓦Geneva),位于日内瓦湖西南角,是瑞士联邦的第二大城市,日内瓦湖光山色四季皆具吸引力,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际机构云集的国际化城市。日内瓦的著名风景包括花钟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博物馆和万国宫。该城最醒目的标志是一个日内瓦湖中的喷泉。

 日内瓦

日内瓦湖边的青铜两女神雕塑,二位女神是瑞士两个州的代表,当年这两个州差点加入法国。

 日内瓦

日内瓦大喷泉,水柱的高度在无风时可达140米

 日内瓦

日内瓦湖畔的花钟

 日内瓦

日内瓦万国宫

 日内瓦

日内瓦万国宫门前的喷泉广场

 日内瓦

日内瓦万国宫门前的喷泉广场和断腿椅雕塑

第五日(5月4日) 瑞法边境的勃朗峰至法国第戎

 勃朗峰

法国 第戎Dijon

        第戎Dijon),法国东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和教育中心城市,勃艮第大区(Région Bourgogne)首府和科多尔省(Côte d'Or,21省)省会,距离巴黎东南约290公里。第戎历史悠久,其城市建于罗马时代,中世纪时为勃艮第王国(Royaume de Bourgogne)的首府,现市内留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戎

 第戎

第戎吉约姆大门,这是一座十八世纪的凯旋门,命名于纪念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吉约姆

 第戎

 第戎

 第戎

       第戎圣母院位于第戎市中心。这座圣母院是13世纪勃艮第建筑的杰出代表,继承了罗马艺术时期的建筑风格。圣母院当初兴建时,所在地就是第戎主要的商业区,受空间所限,这座圣母院极为小巧,是整个勃艮第地区最小的哥特式教堂,即使如此,圣母院仍然展现出庄严的宗教气氛。教堂的正面装饰极为引人注目,装饰着怪兽出水口和成排的圆柱。教堂中殿有近18米高,空间显得高峻宽广,丝毫不觉局促。教堂内著名的“Black Virgin”雕像,是为了纪念第戎在1513年突破瑞士围城所建立。

 第戎

       半园形的自由广场位于第戎老城中心,广场北侧是勃艮第公爵宫市政厅,南侧则是一个半圆的弧形拱廊,广场中央有喷泉。这个广场建于1685年,由曾设计凡尔赛宫的国王首席设计师于勒 .阿尔杜安-芒萨尔(Jules Hardouin-Mansart)在公爵宫的重建期间,按照皇室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因此建成后的广场在那时就起名叫『皇家广场』。1725年在广场上迎放了路易十四的骑马雕像,后来这个雕像在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被捣毁融化造大炮了。在1944年第戎被从德军占领中解放出来时,这个广场被重新命名为『自由广场』。

 第戎

        照片远处是法国第戎的圣弥额尔教堂,亦称圣·米歇尔教堂(Église Saint-Michel de Dijon),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主体为哥特式建筑,正门装饰华丽,有圣经和各神话故事题材,由于建设时间跨度很大,整个建筑尤其是朝西的正面融合了文艺复兴的细节装饰。教堂内供奉有圣伊丽莎白(Sainte Elisabeth de la Trinité)的遗物。

 第戎

第六日(5月5日) 法国 舍农索城堡 香波堡

法国 舍农索城堡

        舍农索城堡(法语:Château de Chenonceau),又称雪侬梭城堡或女人城堡,位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卢瓦尔河流域,在昂布瓦斯以南,依势横跨在卢瓦尔河的支流谢尔河河床上一个老磨坊的两座石墩上,左右两翼分跨在两岸,中间由五孔廊桥相连,所以,它又被人称为“停泊在察尔河上的船”。11世纪时初见于历史记录,经过一代又一代女主人的打理,舍农索成为卢瓦河谷所有古堡中最精致典雅最富浪漫气质的一座城堡。它虽不及香堡的华丽繁复以及壮观宏伟,但它的纤巧柔情和精致秀丽的姿态以及它所散发出来的浓郁女性气息,却是香堡所没有的,位于两侧的花园与城堡的建筑搭配得完美无缺,因此被誉为法国城堡中的王后。

(豆瓣网上Tapn所写游记《美丽与智慧的相逢--法国卢瓦河谷游记之舍农索堡》介绍的比较详细。https://www.douban.com/note/544295991/)

 舍农索城堡

 舍农索城堡

        城堡两侧分别有其中两任女主人先后设计建造的漂亮花园【亨利二世的情妇狄安娜·德·普瓦捷(Diane de Poitiers),狄安娜花园;亨利二世的王后卡特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卡特琳花园】,其中狄安娜花园入口的一角还有一幢外形讨人喜欢的管家房。

 舍农索城堡

亨利二世的情妇狄安娜·德·普瓦捷(Diane de Poitiers),狄安娜花园

 舍农索城堡

狄安娜花园入口的一角的管家房

 舍农索城堡

亨利二世的王后卡特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卡特琳花园

 舍农索城堡

美慧三女神绘画,描绘的是三个姐妹,她们也是国王路易十五的先后三位宠妃

 舍农索城堡

 舍农索城堡

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卧室,卧室中央有一张精美的带华盖床,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卧具。

 舍农索城堡

 舍农索城堡

 舍农索城堡

 舍农索城堡

法国 香波堡

        香波堡(Chateau de Chambord)是卢瓦尔河谷所有城堡中最宏伟也是最大的一个,位于 法国中央,卢瓦尔河大区的布卢瓦市以东15公里处,周围分布着广大的森林。是文艺复兴时期年轻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cois I)为炫耀财势在1519年下令兴建的狩猎行宫,整栋建筑到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才最终完工。古堡长宽各有100多米,气势磅礴。中间是正方形的主堡,两侧为六个圆锥形的巨大角楼,城河环绕四周。它共有440个房间、84部楼梯,从正门步入主堡,立即置身于一个明亮宽敞的大理石宫殿之中,正对着著名的“双旋梯”,两组独立的楼梯相互交错地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轴心,螺旋式地盘旋而上,同时上下楼梯的人可以相互看见而不会碰面。人们在达芬奇的手稿中发现了如出一辙的设计,并由此推断双螺旋阶梯是他的设计作品。据说,这个设计是当年国王为避免王后和他的情妇正面相遇时引起尴尬和纠纷。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城堡前后的大草坪和直通远方的笔直的中轴线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城堡除了城堡的圆形尖顶之外,还可以看到好多精美雕刻的小屋顶,那是取暖炉的烟囱。远远望去,整个城堡就像一个插满蜡烛的大蛋糕。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香波堡

第七日(5月6日) 法国 巴黎 塞纳河 卢浮宫 巴黎圣母院

法国 巴黎 塞纳河游览

        巴黎就是在塞纳河城岛及其两岸逐步发展起来的,巴黎市沿塞纳河十多公里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的堤岸。塞纳河上的西岱岛,是法兰西民族的发祥地。塞纳河上架着的桥,据说共有36座,每座桥的造型都有特点。

 塞纳河

 塞纳河

 塞纳河

 塞纳河

 塞纳河

 塞纳河

 塞纳河

        奥塞美术馆位于塞纳河左岸,和卢浮宫斜对,是位于法国巴黎的一家近代艺术博物馆,主要收藏从1848年到1914年之间的绘画、雕塑、家具和摄影作品。博物馆原来是建于1900年的火车站,是从巴黎到奥尔良铁路的终点奥尔赛车站,1939年进入巴黎的铁路取消,车站关闭。1978年被列为受保护的历史建筑,1986年改建成为博物馆,将原来存放在卢浮宫、茹德葆博物馆以及蓬皮杜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内的有关藏品全部集中到这里展出。大厅中还保留着原来的车站大钟。是当今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以收藏19、20世纪印象派画作为主,而雷诺瓦的加雷特磨坊舞会,梵高自画像、莫内的蓝色睡莲等作品都是镇馆之宝。

 塞纳河

法国 俯瞰巴黎一角

法国 巴黎 卢浮宫

        卢浮宫(法语: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断臂维纳斯

 凡尔赛宫

胜利女神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法国 巴黎 圣心大教堂

 巴黎

 巴黎

夜色中的巴黎圣母院

 巴黎

埃菲尔铁塔

 巴黎

凯旋门

第八日(5月7日) 法国 巴黎 凡尔赛宫 香榭丽舍大街

法国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法文: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巴黎,以路易十三于1624年在凡尔赛修建的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狩猎行宫为基础建造新宫殿。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1688年,凡尔赛宫主体部分建筑工程完工。1710年,整个凡尔赛宫殿和花园的建设全部完成。1762年,法国王室由巴黎卢浮宫迁来此处定居。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斩首,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的历史至此终结。1793年,凡尔赛宫内残存的艺术品和家具均转运往卢浮宫,凡尔赛宫沦为废墟。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使人看后顿觉美不胜收,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凡尔赛宫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则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500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法国 巴黎 香榭丽舍大街 凯旋门

 香榭丽舍大街

 

 

 

转载自:携程